科学研究
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而水资源短缺现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当前全球极为严峻的环境变化挑战之一。水资源循环利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污水资源化就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但如王旭所说,污水处理的传统模式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污染转移效应。为此,他大胆探索,将大数据科学等跨学科新元素融入已有百年历史的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中,打破传统以水污染控制为核心的技术模式,将污水看做一种资源。对此,他解释道:“国内外已有实践证明,污水经过不同程度的处理后可以作为城市安全可靠的第二水源,在处理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生物燃料和农用肥料等资源。”政策分析、系统评估工具也为污水资源化新技术与新系统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开展技术、政策、经济与环境等不同维度的大数据情景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以最小的成本明确污水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能够帮助我们研发出真正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与新工艺。”王旭说。
目前,他作为国际水协会(IWA)“未来城市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以及模拟与综合评估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委员,正在跟国际同行就污水资源化主题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也在积极探索如何颠覆性重构污水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模式,让污水及其蕴含的碳、氮和磷等物质能以更高的资源效率得以循环利用。我们相信,王旭的研究必定给当前世界共同的水资源问题带来新的转机。他也凭借“大数据驱动的城市污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新模式”入选首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榜单,荣获“人文关怀者”领域奖项。
作为年轻一代的科学家,王旭已在同行中崭露头角,但他并不认为研究者只需理所应当地完成实验探索、数据分析以及报告提交等机械化工作即可。相反地,他认为申请研究课题和完成研究课题并不是研究者创造价值的最终目标,青年研究者应该朝着战略科学家的方向努力,明确自己的时代使命,思考如何让研究成果真正地造福人类与地球,如何创造真正的社会价值。对于自己的下一个目标,王旭表示希望能够跟重量级商业公司有深入合作的机会,在城市水与卫生基础设施大数据等方面创造出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商业项目。
下一篇:没有了
- 2019-01-19科学家正在努力探索磁场变化为何如此剧
- 2019-01-19地球磁场正出现超预期变化,部分手机导
- 2019-01-19不确定性容忍度创新能力与创业倾向
- 2019-01-18八荣八耻与传统文化
- 2019-01-18云南理工大学网络课程